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投資未來─兒童理財學習營



課程簡介
正確的理財觀是最有價值的傳家寶!給孩子一個懂理財的腦袋,讓他富足自己的口袋。培養孩子的財務智商FQ,擁有金錢使用的正確觀念,才能掌握財富優勢。

教學方式
透過繪本及書籍,用說故事和玩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 1.金錢是什麼? 2.如何理財? 3.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衝動並聰明消費。 4.建立良好的金錢觀

學員條件
適合國小4~6年級學生,或親子共同選讀。

學員自備
自行購買《學校沒教的用錢百科》青林國際出版

費用說明
課程費:1000(不含報名行政費用)

週次
主題
說明
1
金錢的歷史:錢從哪裡來?
《卡卡森林的交換市集》《一片披薩一塊錢》
2
聰明消費有一套
《愛花錢的公主》《神奇的亮晶晶卡片》《錢幣精靈的問題》
3
小學生學經濟懂理財
《工蜂的抱怨》《極地動物銀行》《姊姊的祕密》
4
你不可不讀的兒童理財讀物
《看漫畫學理財》《生命中的另一種財富》
5
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
《姐姐的禮物》《小鱷魚的錢包》《垂耳兔的新家》
6
從夢想到現實的商業法則
《第一百個客人》《幸福禮堂》《爸爸的鞋子商店》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學校沒教的用錢百科



錢的故事
你的口袋裡有什麼? 
什麼是經濟學
商業的運作

從錢的發展史、以物易物到現金交易、錢的流通、股票如何讓你的利滾利、如何對抗通膨、正派企業改善人們的生活到如何用自己的好點子創業等,裡面有取之不盡的寶藏和包羅萬象的理財經濟知識,以豐富的呈現方式深入淺出說明,等待讀者一一去發掘。

錢讓地球轉動,但錢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從天而降的一大筆錢,我該把它存起來,還是拿去投資?
光靠一個無敵的好點子,我就能創業成功嗎?
掌握世界經濟的億萬富翁又是如何致富的呢?
中樂透,我該一次領完,還是分期領、活月久領更多?

包羅萬象的內容 深入淺出的文字 培養金錢觀的第一本書!


以上摘自《學校沒教的用錢百科》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零用錢理財日記


富豪成功幸福的共通點就是積極有效的運用金錢。因此努力賺錢固然重要,但懂得花錢更加重要;唯有學會正確使用金錢,依自己的期待與價值觀生活,我們才算擁有心靈物質皆富足的快意人生。比起花錢消費,如何選擇消費更重要。

如何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討論一:看到路上有人貼著「跳樓大拍賣」「下殺1折」等特價活動,真的是買到等於賺到嗎?



討論二:8折真的比打9折付得錢少嗎?


討論三在便利商店看到好吃的巧克力和糖果,是不是馬上把爸媽給的零用錢拿去花用呢?



討論四量販店的家庭經濟包真的比較划算嗎?為什麼大包裝比小包裝來的便宜?



討論五有哪些是購物時隱藏看不到的成本呢?

消費時,應該更重視消費能帶給我們的便利性與利益。



如何讓孩子了解合理的消費?
想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合理的消費,父母可以試著讓孩子看家裡的帳簿,並說明家庭開銷的情況,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收入與支出,再解釋以家中的經濟狀況,何種程度的消費才是屬於合理的。

同樣的,如果孩子需要購買東西,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擬出購物清單,依家庭可支出的預算來決定購買的價錢。這都是教導孩子合理消費的好方法。舉例來說,去大賣場購物,父母可以先跟孩子約定:「今天去大賣場,有列入購物清單的東西才會買,沒有列的東西不會買。」

另外,旅遊等花費較多的家庭活動,父母最好先跟孩子討論,決定哪些是必須購買的東西,購買時也要以家庭預算許可範圍為原則,如此一來,孩子也能了解並體驗到合理消費的方法。


參考:《零用錢理財日記》、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一生一定要認識的世界貢獻者


財富不必外求,自己的心就是源頭,古老警告:驕傲是所有失敗的原因,金錢損失都肈因於貪婪),最終你會明白:智慧才是一切成功基礎、財富源頭與平安根基。

討論一:想「賺錢」之前,先想想「對別人的貢獻是什麼?」以及「瞭解自己」
世界上有90%的不幸是起因於人不了解自己、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弱點,甚至是自己真正的優點。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是等走到人生的盡頭時,還是對自己一無所知-悉尼.哈里斯(Sydney J. Harris



討論二:巴菲特和賈伯斯都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
賈伯斯
激發熱情、向內探索、脫離體制 
「不管賈伯斯對什麼有興趣,通常一頭鑽進去,就不出來了,沉迷到瘋狂的地步」
當時里得學院教務長:「他求知欲很強,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年輕人。他拒絕接受別人告訴他的真理,希望自己親自驗證。」
賈伯斯對產品非常執著,有一種追求完美的熱情。」
「想想站在世界浪潮頂端的感覺吧,實在興奮刺激。再想想在那個浪後面,用狗爬式辛苦死命追趕。來這裡吧(蘋果),讓我們在這個世界留下一點什麼吧」
「賈伯斯一開口,語氣熱切彷彿先知看到未來。他百分之百的信心,會讓他看到的未來成真
「我的血液裡永遠流淌著那個年代的熱情與叛逆」


巴菲特
小學時就知道自己喜歡錢
喜歡計算、收集、記憶數字方面的事
從小就熱愛金錢,如果望著北斗七星,他看見的會是一個錢的符號 
六歲那年兜售口香糖、可樂開始,他便不斷發掘各種可能賺錢的工作來累積財富。
從小時候幫姊姊投資股票,更認識自己
瞭解自己喜歡賺錢,從事了自己最喜歡的事業去拼命賺錢,但他從不想不勞而獲

 討論三:想一個一流的點子
自創新意、開拓客源、策略聯盟、創造品牌
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 
只要敢想,沒什麼不可能
請跳出思維的框框吧
創新是永無極限的
去尋找更簡潔的商業模式
不要拖延,立刻開始創新



保持內心清明,才能聽見自己內在的鼓聲。關於生活,梭羅在〈沒有原則的生活〉中建議:
.做自己熱愛的事,不要騙自己為薪水工作。
.不要僱用只為錢工作的人。
.商業活動發達不等於文明進步,人性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寶藏。
.不要浪費時間在膚淺的新聞和八卦上。




圖片摘自網路,內容參考:《雪球》《賈伯斯傳》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金融研訓院「兒童理財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過去台灣的正規教育極少談論投資理財,但在金融海嘯後,各國開始注重理財教育,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政府雖然計畫推動兒童理財教育、坊間也有許多關於投資理財的非正規教育,但兩者的師資陣容多數為金融投資產業相關從業人員。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中提到:「每當教育工作者打著進行財務教育的名號,把銀行家或理財專家引薦治教室之中,她們其實是將黃鼠狼請到了雞舍之中。


兒童從小參加金融投資產業辦理的理財課程或營隊,便ˋ從小被灌輸錯誤理財知識,等到長大成人有投資理財需求之時,很自然會選擇小時候帶給他們快樂時光的金融機構,購買對自己不利的金融產品。


其次,即使是沒有利益衝突的投資理財專家,如《投資人宣言》作者,威廉‧伯恩斯坦也沒有有教育及心理相關背景,故針對兒童理財教育之主張常常違反教育心理學的原則。照其建議進行兒童理財教育可能顧此失彼,兒童雖獲得投資理財等金錢觀念,卻忽略失去對兒童發展更重要的關鍵。


最常見的錯誤建議便是讓小孩做家事以賺取零用錢。這種做法雖然可建立工作與金錢的關係,卻可能導致沒有零用錢的時候小孩便不願意做家事,甚至父母臨終時,拿不到遺產就不幫父母下葬等事。


給小孩金錢以做為獎勵或報酬時,一定要注意,凡是孩子應該做的事,例如寫作業、做家事,或喜歡做的事,例如學習、探索和表現,都不可以獎賞交換該行為,以免抹煞孩子原有的「內在動機」。


其實,兒童理財教育和成人學習投資理財的重點是一樣的,諸如消費的習慣 ( 分辨需要與想要 )對金錢的態度 ( 金錢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幸福快樂才是目的 ) 重要的經濟學原則 ( 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等,比投資工具介紹、複利的計算、投資的技巧來得重要。


而這些重點並非透過正式的教學傳達給兒童,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則與機會教育,才能使兒童建立正確觀念與習慣家長擁有正確的投資理財和消費觀念及習慣,並把自己的財務狀況管理得非常好,便是最好的兒童理財教育。總之,老話一句,身教重於言教。


--


相關文章連結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


兒童理財》從夢想到現實的商業法則

兒童理財教育課的主題:「從夢想到現實的商業法則」,先從繪本《爸爸的鞋子商店》談起,兔子爸爸的生意好像有些狀況。兔子一家如何度過難關?談到景氣、失業、經營、創新的概念,到家人的重要及做好自己本分是負責的表現,貼心的孩子是父母的最愛。
  
再來是小小理財家的繪本幸福禮堂-認識企業,從牛郎和織女不能相見,雲鵲們想成立一家公司是幸福禮堂,來了解企業成立的目的以及企業的不同型態。對於未來的工作趨勢和走向雖然無法預測,小朋友可以先從了解自己開始,探索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型態。




【學習單內容】
1、在《爸爸的鞋子商店》一書中,兔子一家如何度過難關?小朋友在家中會幫忙父母什麼事?
2、為什麼會有失業?哪些情況會導致失業產生?
3、小朋友你的夢想在哪裡?我們該如何經營自己?
4、幫助貧困的家庭,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為跳蚤市場設計一份宣傳海報吧。



【下課互動】


推薦書籍:
《你一定要認識的世界職業圖畫百科》
《新工作大未來》
《爸爸的鞋子商店》







以上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