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學習理財第一步



 給孩子完整的理財教育


學習不只是個人的事,若和大家共同學習會學得更好


在學習理財之外,也可以培養思考的能力


透過繪本的分享,把重要的理財知識給孩子們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理財力,從小就要教》建立孩子理財習慣



坐視孩子因為他自己的決定而受苦,對父母來說需要莫大的力氣與決心。小孩通常都擅長說服又可愛,而且會一個勁兒的糾纏,所以父母很難不心軟,也很難不去想:「他們只是小孩嘛!」當然我們在很多時候也會特意出手,為做了笨決定的孩子解圍。

但我和太太都知道,在後果不致失控的情況下,讓孩子遭遇挫折是在調節痛苦指數,這種痛苦程度高到足以給他們教訓,卻不至於造成永久傷害。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每個決定都必須正確無誤,導致他的痛苦程度過高,那就是做過了頭;同樣的,時時護著孩子、不讓他承受不智決定的痛苦,這種「直升機父母」也是過猶不及。我和妻子不斷試著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金錢是有限的,鈔票並不是無限量供應,這似乎是現代人很難記住的一件事。這時代充斥著房貸、車貸、學貸、信用卡,讓你以為任何人隨時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而且完全不擔心後果,現代人太容易忘記金錢有其限制。無論你孩子是六歲去遊樂園玩,或是五十六歲打算買車,如果不能明白「金錢總會用光」的道理,那他們這一生就不可能成功理財。
 
運用信封理財法及規劃每月預算,信封理財法很簡單:「算出你每個月某個用途可以花費的金額,在領薪水時就將現金放入那個信封內。」所以,如果你規劃每個月可以花費五百美元在食物上,就找個信封放入五百美元現金,外面寫上「食物」。買東西吃只能用這筆錢,除了這個信封外的錢都不能拿來買食物。那如果信封空了呢?嗯,你就不能再買食物了。
 
因此,在孩子年紀還小時,就教他們使用「縮減版信封理財法」。如果能從一開始就教育他們「金錢有限」,將來他們年紀稍長,也比較不會背負各種可怕的債務。

每個孩子都不相同。每個人都獨一無二,行為舉止也常讓人猜不透。參與子女日漸成長的過程,是父母難能可貴的機會,你可以看他們一點一點發展出自己的個性,也能看到他們與金錢的互動關係,並由此看出他們是天生的花錢者或存錢者。也許你讀到上一句話,立刻就知道自己的小孩是天生的花錢者,並因此這樣想:「慘了,我有個愛花錢的小孩!他以後一定不會有成就,一輩子都要賴在家裡了!我真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父母,竟然養出一個愛花錢的小怪物!」
 
並不是愛存錢才是對,愛花錢就是錯。本書絕對不是要教你把喜歡花錢的小孩變得節儉。父母該做的是認清你家獨特小孩的天性為何,並教育他如何理財。如果孩子是花錢者,就教導他怎麼花才明智(這樣就讓他學到怎麼存錢);如果他是存錢者,就教導他怎麼存才聰明(這樣就讓他學習如何花錢)。
 
就讓我們實際面對它吧!這兩種性格各有優缺點。花錢者通常非常大方,因為他們不那麼在意要守著錢不放,但可能會做出衝動的決定,導致辛勤工作卻沒存到錢的下場。另一方面,存錢者天生有耐心和責任感,但也可能會變成吝嗇鬼,捨不得花錢或捐出一分一毫,這也不是太好的生活方式。所以關鍵並不在於你的孩子是花錢者或存錢者,兩者並沒有優劣之分,重點是你必須了解自己小孩的類型,並引導他學會做出明智決定,建立起合適的理財習慣。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長處與弱點,在金錢方面的性向亦然。請試著找出你的孩子有哪些與生俱來的長處,並幫他們加以強化。不過千萬別矯枉過正,否則最大的長處反而會變成弱點。

天性節儉很好,但如果他從來捨不得花錢,也吝於給予或付出,這樣就不太好了;性喜花錢很好,但如果花到債臺高築、一點錢也付不起的時候,那就不太好了。樂善好施也很好,但如果遇到困難卻沒積蓄,或連一點錢都沒留給自己享受,那樣也不太好。因此,請你仔細觀察子女在金錢方面的強項,並協助他們維持平衡。
 
每個人生來都有弱點。父母很容易就能看出自己的小孩有什麼缺點,也習慣去加以改正。但請你務必注意「孩子的獨特性」,並從這角度來協助改正。如果你本身是存錢者,而小孩是花錢者,請小心別讓他們認為自己必須按照你的方式才是正確的。你很可能需要逼著小孩努力改善用錢習慣,就像你逼著他們去刷牙一樣;而你若能在要求他們行為的同時也給予教導,將能為孩子帶來長久的影響。

以上摘自《理財力,從小就要教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理財力,從小就要教:10堂課讓孩子擁有正確金錢觀,一生富足



「可是,爸,拜託你啦!我這次一定能贏!只要再給我一點零錢就好了嘛!」 我相信當時整個遊樂園的人都聽到我那使出渾身解數的哀求了。回想起來,也許路過的人都想塞點錢過來好讓我閉嘴,可惜沒有。我那天運氣用盡(錢也是),接下來的六、七個小時只能在那好玩的奧普蘭遊樂園(Opryland Theme Park)裡走來走去,飽受折磨,因為我已經荷包空空。而這全都是我的錯。
 
在納什維爾長大的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去奧普蘭遊樂園玩。那是一座位於城外不遠的超棒音樂主題樂園,裡面有很多可乘坐的遊樂設施與攤位遊戲。它就像迷你版的六旗樂園(譯注:Six Flags,美國大型連鎖遊樂園),而「音樂之都」納什維爾的精神,就是這座樂園的動力。由於我家有這座遊樂園的季票,所以小時候我們常會去玩。
 
開頭提到的故事,是我六歲時的經驗。正如我前面所講,我六歲時已開始努力做家事,依照家事表上的項目領酬勞,再把賺來的錢放進支出、儲蓄、奉獻這三個信封。父母向我說明,既然我已開始自己賺錢,那麼想在遊樂園裡玩點什麼特別的,都不該巴望著他們幫我出錢。出門前,父親要八歲的姐姐和六歲的我從各自的「支出」信封裡拿錢,並告訴我們:「這些是妳們自己賺來後規劃支出的錢,因此要怎麼花用都可以。」
 
姐姐的「支出」信封又大又厚,因為她很少真的花什麼錢,這真是有夠誇張的。總之,姐姐想了一下就說:「我呢,並不想把全部的錢都花掉,所以決定拿一半去花,另一半繼續存著。」於是她仔細數了剛好一半的錢放進口袋,「支出」信封裡還留有一半。記得那時我心想:「她瘋了吧?我們可是要去奧普蘭遊樂園玩一整天耶!她幹嘛不把『支出』信封裡的錢全部拿出來,好好玩個痛快咧?」我心裡一邊這麼想,手一邊伸進信封,分文不漏的將全部的錢拿出來塞進口袋。六歲的我要去最愛的遊樂園,而且口袋滿滿。今天的我沒有極限!
 
從停車場到大門的路上,老爸對我們小小說教一番。每次要進去遊樂園前他都會來上這麼一段,提醒我們手上的錢是自己的,可以自行決定怎麼運用。既然我們有自己的錢,家規的其中一條就是:「想多玩攤位遊戲,就得自己付錢。」

我姐當下可能已經在做筆記了吧!我能想像她認真把每個字都聽進去,並且逐一寫下來,點頭說道:「沒錯,沒錯,老爸說得好,我聽懂了。請不用擔心我,我可以用這筆錢玩上一整天,或許剩的錢在回家時還夠幫大家買晚餐呢!我會小心謹慎花自己的錢。」
 
至於我則不然。我興沖沖跑進迎賓大門,準備好要花錢嘍!才走進園區不到三步,我就看到第一攤遊戲,於是跑過去爽快把錢放在桌上,就開始玩了起來。遊戲結果是我輸了,所以我再拿出更多錢放在桌上,再玩一輪,結果還是輸了。接著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拿錢,直到可怕的那一刻來臨。最後我伸進口袋只摸到線頭,還有已然破碎的美夢。我的錢在第一個遊戲就花光了,而前後總共只玩了五分鐘而已!
 
我記得自己跑回去找父母,求他們再給我錢:「這次我一定能贏的!我已經把那遊戲給摸透了!」順帶一提,這件事就是我長大後絕不賭博的原因,因為知道一切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變得很慘。總之,父母拒絕了我,我甚至還跑去求姐姐:「姐姐,我需要一點錢!拜託啦!」而她看我的眼神就好像遇到瘋子似的。此時,我哭了起來,居然又跑回去跟我媽哭訴:「媽,拜託啦!我之後會還妳的!」
 
接著,父親低頭看著我,他所說的話我至今難忘:「蕾巧,錢花掉就沒了。一旦妳花了錢,就拿不回來。如果妳已經把錢花完了,今天就只能玩到這裡了。」後來的情況也確實如此。我記得自己接下來六個小時逛遍園區的免費活動,心酸的看著姐姐在那裡細細思量要玩哪些遊戲。我敢打包票,那時我看起來一定很悽慘,甚至可能曾誇張哀號,把大家搞得受不了;但父母完全不為所動。而那天剩下的時間,我只能試著接受自己因衝動而把所有錢揮霍掉的事實。而能讓六歲的我學到這教訓,真的是父母送給我的神奇禮物。
 

以上摘自《理財力,從小就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