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金融研訓院「兒童理財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過去台灣的正規教育極少談論投資理財,但在金融海嘯後,各國開始注重理財教育,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政府雖然計畫推動兒童理財教育、坊間也有許多關於投資理財的非正規教育,但兩者的師資陣容多數為金融投資產業相關從業人員。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中提到:「每當教育工作者打著進行財務教育的名號,把銀行家或理財專家引薦治教室之中,她們其實是將黃鼠狼請到了雞舍之中。


兒童從小參加金融投資產業辦理的理財課程或營隊,便ˋ從小被灌輸錯誤理財知識,等到長大成人有投資理財需求之時,很自然會選擇小時候帶給他們快樂時光的金融機構,購買對自己不利的金融產品。


其次,即使是沒有利益衝突的投資理財專家,如《投資人宣言》作者,威廉‧伯恩斯坦也沒有有教育及心理相關背景,故針對兒童理財教育之主張常常違反教育心理學的原則。照其建議進行兒童理財教育可能顧此失彼,兒童雖獲得投資理財等金錢觀念,卻忽略失去對兒童發展更重要的關鍵。


最常見的錯誤建議便是讓小孩做家事以賺取零用錢。這種做法雖然可建立工作與金錢的關係,卻可能導致沒有零用錢的時候小孩便不願意做家事,甚至父母臨終時,拿不到遺產就不幫父母下葬等事。


給小孩金錢以做為獎勵或報酬時,一定要注意,凡是孩子應該做的事,例如寫作業、做家事,或喜歡做的事,例如學習、探索和表現,都不可以獎賞交換該行為,以免抹煞孩子原有的「內在動機」。


其實,兒童理財教育和成人學習投資理財的重點是一樣的,諸如消費的習慣 ( 分辨需要與想要 )對金錢的態度 ( 金錢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幸福快樂才是目的 ) 重要的經濟學原則 ( 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等,比投資工具介紹、複利的計算、投資的技巧來得重要。


而這些重點並非透過正式的教學傳達給兒童,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則與機會教育,才能使兒童建立正確觀念與習慣家長擁有正確的投資理財和消費觀念及習慣,並把自己的財務狀況管理得非常好,便是最好的兒童理財教育。總之,老話一句,身教重於言教。


--


相關文章連結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


兒童理財》從夢想到現實的商業法則

兒童理財教育課的主題:「從夢想到現實的商業法則」,先從繪本《爸爸的鞋子商店》談起,兔子爸爸的生意好像有些狀況。兔子一家如何度過難關?談到景氣、失業、經營、創新的概念,到家人的重要及做好自己本分是負責的表現,貼心的孩子是父母的最愛。
  
再來是小小理財家的繪本幸福禮堂-認識企業,從牛郎和織女不能相見,雲鵲們想成立一家公司是幸福禮堂,來了解企業成立的目的以及企業的不同型態。對於未來的工作趨勢和走向雖然無法預測,小朋友可以先從了解自己開始,探索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型態。




【學習單內容】
1、在《爸爸的鞋子商店》一書中,兔子一家如何度過難關?小朋友在家中會幫忙父母什麼事?
2、為什麼會有失業?哪些情況會導致失業產生?
3、小朋友你的夢想在哪裡?我們該如何經營自己?
4、幫助貧困的家庭,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為跳蚤市場設計一份宣傳海報吧。



【下課互動】


推薦書籍:
《你一定要認識的世界職業圖畫百科》
《新工作大未來》
《爸爸的鞋子商店》







以上圖片摘自網路